京东攻陷七八八大姨的微信朋友圈,谁的权杖?
文丨-com,作者丨陆水月
过去两周,京东、拼多多、阿里巴巴均公布了第一季度财报。 事实上,在上个财报季,各家公司都留下了伏笔——一季度财报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 然而,答案已经揭晓。 国内电商前三企业一季度业绩均超预期。
阿里巴巴GMV(商品交易额)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年度活跃用户达9.6亿; 5年拼多多总GMV突破万亿元,年度活跃用户和买家达近6.3亿; 京东也保持了营业额,一季度营收达到1462亿元,同比增长20.7%。 总而言之,尽管增速放缓,但各公司在GMV、营收、利润等代表性指标上的表现并不逊色,基础数据稳步上升。
数据再次刷新,增长极限再次被突破。
电商巨头的增长拐点何时到来? 在移动互联网红利消失的当下,这个问题每到财报季都会萦绕在我们的脑海中。 显然,他们正在经历的是一场极限的考验。
你会发现,短短五年时间,拼多多已经发展了6亿用户的世界; 与此同时,不到一年的时间,京东内购群就攻陷了七姨八姨的微信和好友。 圆圈; 新零售标杆盒马大旗已插遍全国……
这再次表明,电商的极限博弈仍在上演一场又一场。
谁的权杖?
谁掌握着当今电商舞台的权杖? 财报数据是否透露出什么端倪,首先看阿里巴巴(阿里巴巴财报数据以历年为单位)、京东、拼多多披露的最新财报业绩。
新一季财报中,阿里巴巴大部分指标的绝对量仍在以20%及以上的速度增长,其核心业务与大盘同步。
总体来看,阿里巴巴集团2020财年营收为50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增加1328.7亿元人民币,实现了财年年初公布的增长指引。 上一财年第四季度(2020年1月至3月),尽管受到疫情影响,阿里巴巴仍然实现了22%的同比收入增长,明显高于市场分析师的预期。
其中,作为阿里巴巴商业生态中的重量级引擎的核心业务板块实现营收4361亿元,同比增长34.8%; 调整后EBITA(息税利润)达到1658亿,日赚4.5亿元。 2018年以来,阿里巴巴核心业务利润率下降了23.8个百分点,但仍在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
与上一财年相比,淘宝和天猫GMV同比增长8620亿,新年度GMV接近京东和拼多多新年度GMV之和。
活跃用户指标方面,截至3月底,阿里巴巴国内零售平台活跃用户(过去12个月在天猫淘宝进行过购买的账户数)年增长率达7.26亿,同比同比增长11%。
像大象一样跳舞并不容易,阿里巴巴又实现了增长并未放缓的财报季。
看完了阿里巴巴的基本面,我们再来看看与阿里巴巴同一天发布第一季度财报的拼多多。 总体来看,拼多多多项财报指标依然保持超过行业的倍数增速,这有点神奇。
拼多多财报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的前12个月,拼多多GMV达到11572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08%; 其第一季度营收65.41亿元,同比增长44%,超过市场预期的30%,净亏损31.7亿元,而去年同期为13.79亿元。 亏损同比增长超过100%。 当然,这与拼多多应对新冠疫情的策略和市场策略有关。 对于拼多多被诟病的损失,下面进行补充分析。
此外,一季度拼多多用于经营活动的现金净额为5.67亿元,账上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合计426亿元(不含限制性资金)。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拼多多活跃用户的表现。 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前12个月,拼多多年度活跃买家达6.28亿,单季度激增4290万,继续保持用户快速增长。 增长动力。 与2019年同期相比,活跃买家数量增加1.85亿人。
拼多多正式进入6亿活跃用户时代,与阿里巴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至1亿。 从同比增速来看,拼多多(41.7%)是阿里巴巴(11%)的近四倍。 由此可以推断,拼多多的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越阿里巴巴。
财报一出,拼多多股价随之上涨。
同时我们看一下十天前发布财报的京东。
5月15日,京东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净利润1462亿元,同比增长20.75%;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0.73亿元,同比下降85.34%。 截至2020年Q1,京东年度活跃购买用户数为3.874亿,同比增长24.8%,活跃用户数环比增长超过2500万。
京东一季度营收增速超过20%,远超投资机构给出的13%预期。 一季度京东活跃用户数达3.874亿,环比增加2540万,创下行业淡季新高。
作为电商企业的领头羊,京东虽然经历了几番坎坷,但总体来看,京东不仅恢复了元气,而且还加大了前进的动力。 其一季度财报中有很多值得强调的地方,尤其是用户增长指标。 要知道,京东的用户增长一度陷入停滞状态,甚至增速为负。
由此看来,京东在徐雷时代的惊艳还将继续。
在当今的电商格局下,虽然各家企业努力的方向不同,但追求增长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无一例外地实现了增长。 我们如何看待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的成长?
据招商证券发布的深度行业报告显示,在对比分析阿里巴巴和拼多多的差异时,报告指出,拼多多和阿里巴巴两个平台底层思维不同,导致平台运营底层逻辑不同。 ——阿里巴巴是供给思维,拼多多是需求思维。
事实上,黄峥在谈到行业竞争时也提到,拼多多的逻辑是找货找人,这相当于谷歌算法的思维,聚焦需求侧。 在黄峥看来,阿里巴巴、京东等都是货架式电商,人们在这里寻找商品,典型的搜索逻辑。
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的电商格局可以概括为“3+1”的局面。 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老牌”电商属于后者,而行业鲶鱼拼多多则属于前者。
不容忽视的是苏宁。
虽然苏宁在业内给人一种“沉默者”的形象,但在零售互联网化的浪潮中,不得不说,拥有极强线下基因的苏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机遇。 此外,苏宁十多年来一直在传授“补习”,在内功的修炼上也进入了良好的状态。
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
苏宁易购2019年年报数据显示,苏宁易购2019年营业收入2692.29亿元,同比增长9.91%,实现净利润98.43亿元,其中在线业务、家乐福、开放平台已经开始显现成效。 同时,截至2019年12月31日,苏宁易购注册会员数达5.55亿,全年新增会员1.48亿。 同期,苏宁易购年度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20.52%。
回到“3+1”的情况,即使苏宁的策略是采取“跟风”,由于几十年的基础,苏宁在快速消费品和物流以及其他盈利领域拥有两张王牌。苏宁集团旗下板块。 有了强大的支持,苏宁从始至终都在比赛中,是一个无法撼动的存在。
不难知道,苏宁的竞争重点将是线上和线下互联网。 相比之下,行业内更艰难的战场是拼多多构成的威胁。
如前所述,拼多多的模式有不同的维度。 因此,它可以在阿里巴巴、京东等巨头中找到“空白地带”。 拼多多势不可挡。 不经意间,当家长想买电动车时,他们脱口而出“去拼多多,看看多多的百亿补贴”。 当同事想买的时候,拼多多第一个打开了。
可以说,五年来,从五环外到五环内,从农村到品牌工厂,拼多多攻城略地,取得了巨大成功。
毫无疑问,无论是用户增长还是GMV,拼多多带来的威胁都是毁灭性的。 在这股冲击波中,阿里巴巴最先受到侵蚀。 随着市场的增长,其威慑力迅速蔓延到京东。
例如,根据活跃用户数据,截至3月底,阿里巴巴国内零售年度活跃买家已增加1500万。 与预期相比,京东为2500万,拼多多为4300万。 阿里巴巴的业绩明显低于两者。
例如,根据GMV数据,阿里巴巴国内零售体系全年GMV为淘宝、天猫全年GMV增长15%,与同期网络零售14%增速基本同步。 拼多多增速高达99%,京东营收增速在20%左右,苏宁GMV增速在13%左右。
显然,在网络零售GMV增速整体较低的趋势下,阿里巴巴正两面受苦。 京东的情况一度不容乐观。 用户增长放缓,整体市场规模不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生态系统”。 面对阿里巴巴级别的竞争对手,抛开其他因素,京东仅受到资本的掣肘。
因此,它的生长并不容易。
当然,即使拼多多占据了电商第二的位置,它的增长曲线也有一天会改变方向。 在这个天花板到来之前,它将如何进行长期布局以保持增长动力?
尽管在商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的今天,拼多多要走的路并不亚于阿里巴巴电商生态建设过程中的支付、物流等。 这些都是拼多多的空白点。
只有不断挑战极限,才能握紧权杖。 显然,他们都拿出了自己的杰作。
让您的家成为“家”的工作
7万亿元的GMV、7.3亿的年活跃用户、5000亿元的收入,这可以大致展现阿里巴巴的整体业务,用阿里巴巴的话说,这就是“数字经济”。 毫无疑问,阿里巴巴在中国互联网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2020财年阿里巴巴数字经济GMV突破1万亿美元后,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张勇直言,“2021财年将创造至少1万亿元的新GMV增量。”
显然,大象必须跳舞,而增长目标并不止于此。
为了保持增长,实现102年的企业目标,阿里此前推行爬虫战略,轮流当主引擎。 从本财季来看,阿里云保持了较高的增速,而其数字娱乐业务和创新业务仍处于出血期。 不难发现,阿里巴巴这个万亿级经济体的压舱石依然是其核心的电商业务。 据迪格网财报统计,阿里巴巴核心业务收入的81.9%来自零售业务。
此前迪格网文章《阿里巴巴的新战役》也分析过,张勇时代的艰巨任务是打通生态系统,形成“多合一”的整合能力。 只有这样,阿里这个万亿级经济体才有合力成长。 。
这让我想起了《斗罗大陆》的动画。 在斗罗大陆的世界中,魂师想要在擂台上获胜,一个战斗策略就是将魂师的技能融为一体,用自己的力量制造一个洞。 也许你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阿里巴巴生态系统的整合。
不过,修炼多合一融合技能的前提是,每个魂师的魂力等级和方向都大致相同。 比如,当魂力等级差不多的时候,风属性魂师和火属性魂师融合起来比较容易,而火属性魂技和水属性魂技融合起来就非常困难了。
对于阿里巴巴来说,这样的问题并没有出现。 比如,深耕行业15年的易果生鲜被迫加入盒马一线,退居幕后,扮演供应链角色。 比如饿了么和口碑的整合。 这些举措都是为了改变方向和提升水平。 正因为如此,阿里投资的“八八原则”意义深远。
另外,需要说的是,斗罗大陆还有一位来自史莱克学院的老师。 他竟然能够在等级差异较大、属性方向不同的魂师队伍中创造出融合技能。 因此,这位老师被称为大师。 。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让辅助魂师发起能量聚合,然后将所有队员的魂力加到最强的队员身上,让这名学员利用队伍的融合之力击败对手。
显然,张勇也在这么做。
目前,淘宝电商是生态系统的支柱,也是最强的一条线。 因此,阿里巴巴生态系统的整合能力将在淘宝电商中得到体现,使其成为品牌聚集地、流量聚集地。 来应对整个战局。 其中,阿里巴巴近年来一直押注新零售和生活服务领域。 此外,在营销创新方面,重点打磨直播、聚划算等,并将其包装在一起。
财报显示,一季度,高佣金服装、彩妆等品类在疫情期间销售不佳,GMV贡献更多来自低佣金快消品、食品和消费电子。 据阿里巴巴称,快速消费品和消费电子产品增长了 25%。 此外,新增的盒马、天猫进口直营、考拉等重资产业务,以及新合并的饿了么、口碑、菜鸟等,代表着阿里在零售领域的一些新尝试,其亏损正在进一步缩小。 同时带来的增长也是看得见的。
财报显示,2020财年,淘宝直播带来的GMV同比增长超过100%。 2020年1月至3月,淘宝直播日活跃商家数同比增长88%。 显然,直播已经成为淘宝、天猫增长最快的销售模式之一。
这些将是阿里维持流量增长、实现流量变现的主要方向。 当然,阿里的新零售业务仍将面临压力,因为模式太重,而阿里已经布局了长期的大局。
回到京东,它的王牌是京喜。 酒鬼的意图是抢占下沉市场,与京东商城的“优质用户”群体形成两个战场,共同出击。 其实这也是一种技能的融合。
毫无疑问,主要原因是:从源头吸引淡水来实现增长。
由于京东是腾讯在电商领域的儿子,因此也成为其突围的关键人物。 然而,无心涉及的是一家名为“芬香”的社交电商公司。 今年4月10日,“芬香”完成数千万元融资,揭开了神秘的京东微商大军的面纱。 芬香是京东社交电商和计划的一部分。
据了解,2020年第一季度,京东超新星计划社区数量超过109万个,每个“京东内购团”引入的总交易额超过25亿元,订单量超过3500万笔。
京东的内购群充斥着微信朋友圈、微信群、QQ群,摆出“女神撒花”的姿态。 里面塞满了大量的优惠券,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 收到优惠券后,您可以在京东下单,享受折扣。 京东内购群的推广者就像蚂蚁一样,不断为京东注入流量,并从中获利。 反过来,京东终于赶上了微信的社交生态,它的希望又被点燃了。
然而,在维持收入的同时,支出也有所增加。
不久前,刘强东发布了一封6000字的内部信,回顾京东17年的发展历程,重新定义“京东是谁?” 刘强东表示,京东将完成使命升级,以“科技为本,致力于更高效、可持续的世界”为使命,承载京东未来在工业互联网可能发挥的价值。 这也意味着京东的战略基调将进入下一阶段。
显然,京东的步伐还不算太晚。
科技、工业互联网等关键词均依赖电商增长突破。 如今,京东物流作为一张王牌,已被注入业务根基。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京东除了3C家电品类之外,还押注健康领域的决心。
这个系统的构建是不是和阿里巴巴的生态系统类似? 通俗地说,他们只是来向不同的方向和基础发力,挑战极限。
百亿补贴、与国美的联盟、拼多多的小圈子、多多直播,都是与拼多多出境游最频繁相关的词汇。 显然,这是拼多多的增长重点。
我们来看看拼多多的直播成绩:
据拼多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14日,拼多多“市县长直播间”已带动农产品销量超过8.5亿公斤,直接帮扶农民超过35万户。
今年3月以来,拼多多与地方政府密集携手,包括宁波、青岛、东莞、泉州、佛山、烟台、台州等七个沿海主要城市。 合作方式是拼多多与地方政府签约,鼓励当地商家入驻拼多多平台。 当然,平台看重的是当地政府背后的产业集群和商户。
可以说,需求驱动是拼多多模式的灵魂之一。
通过需求逆转来完善中小企业的供应链,是对电商本质的回归,也是其站在电商之巅的本质。
此外,电商崛起后,拼多多需要重建物流和支付领域。 挑战仍将继续。
“互联网企业凭借主业成为了大象,但要从大象成长为恐龙,需要有健全的金融产业链来支撑。”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孟庆斌表示,金融属性的缺失阻碍了拼多多的估值。 级别整体折扣。 孟庆斌表示,“比如腾讯特别是微信拓展金融属性后,可以支撑4万亿的市值。京东缺乏强大的金融支撑,所以京东的市场维持在万亿左右。”
在增长方面,拼多多的目标是10亿。 可以预见,突破6亿大关后,在现金流和资金储备都比较好的情况下,拼多多的补贴依然不会停止。 财报显示,拼多多的营销费用约为阿里巴巴的60%。 这反映出拼多多的增长尚未达到顶峰,亏损还将持续。
比如京喜平台的价格是3158元,而拼多多优惠券补贴的价格是2899,京喜的价格更高。 单纯打“低价”,京东或许没有尝到什么好处,但拼多多敢这么做,这就证明百亿补贴的存在是有很大好处的。 此前,迪格网的文章《成为万亿俱乐部,拼多多的“标准”还缺热度?》做了详细分析。
京喜和拼多多价格对比
以上是各公司根据趋势和变化,为寻求新的增长动力而做出的调整。 事实上,没有什么优缺点之分。 通常,巨头之间的最终竞争是系统能力的对抗。
目标侵蚀陷阱
众所周知,互联网上的竞争已经到了存量时代竞争的阶段,电商也不例外。
从目前活跃用户布局来看,电商用户已经被这些巨头瓜分。 此外,社区团购、微商等一些垂直渠道也分流了一部分。
我们从拼多多和阿里巴巴电商的用户重复现象中就可以窥见一斑。
据2019年下半年发布的《拼多多用户研究报告》显示,拼多多和淘宝的重叠用户比例较高,占比超过40%,其中约46%的拼多多用户是淘宝用户。 更恐怖的数据来自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卸载淘宝App的用户中有50.3%去了拼多多,卸载拼多多App的用户中有78.3%去了淘宝。
拼多多和淘宝重叠用户比例
此外,招商证券数据显示,目前拼多多在一二线交易中占比约为27%,尽管比淘宝、天猫低15%左右。 但足以见其百亿补贴的作用——撬动更多一二线消费群体。
从以上两组数据可以看出,拼多多在留下阿里巴巴、京东的空白——下沉市场后,已经开始蚕食现有巨头。 也可以看出,拼多多和阿里巴巴体系电商相互侵蚀的力度。
包含拼多多。
2018年10月,阿里巴巴将京东的枪口转向了拼多多,随后2019年初,京东也成立了“拼多多”。 显然,他们对拼多多的狙击战彻底失败了。
有针对性的攻击很容易陷入恶性竞争。 近年来,“二选一”、舆论战、口水仗也因此出现在各大互联网公司的名录中。 竞争本质上是关于你和我,以及我与你之间的竞争。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从竞争对手那里寻求增长,而是寻找更多的增长可能性。
正如阿里巴巴首席战略官曾鸣所说:战略最重要的两个要求:一是前瞻性,二是差异化。 基于这两点,企业处于“点(单个企业作为网络节点)——线(价值链/产业链)——面(大型、链状企业间网络)——体(复杂的生态系统)”在互联网中,如何选择自己的定位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决策。
那么,在电商的极限博弈中,巨头们如何打破商业边界,探索更多的商业可能性呢? 不要陷入目标侵蚀的陷阱。
在本季度财报中,阿里巴巴管理层在电话会议中提到,下沉市场仍有足够的用户渗透空间,因为低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电商用户渗透率仅为45%。 未来,淘宝将与支付宝合作,进一步获取低端用户。
这就是极端竞争带来的可能性。
在互联网的竞争模式中,规模是基础。 因此,在目标的侵蚀中,很容易陷入规模悖论。 一般来说,注册用户数和活跃买家数之间会存在一个悖论。 尽管很多平台拥有数亿注册用户,但决定用户购买转化的活跃用户指标并不理想。 可见活跃用户为王。
由于活跃用户数量太稀薄,需求无法撬动,唯一的库存无法支撑盈利所需的规模。 这无疑是阻碍发展的魔咒。
“由于已经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未来平台GMV或收入的增长将更加依赖于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值的增长。” 东兴证券在相关研究报告中指出。
这也说明,突破极限不仅要抓住机遇,更要提高效率。
从拼多多的ARPU表现来看,截至3月底,平台活跃买家年均支出达到1842.4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7%。 2017年是576.9元,2018年是1126.9元,2019年底这个数字是1720.1元。 显然,在收入上升的同时,其ARPU值也在稳步上升。
然而,阿里巴巴和京东也不甘落后。 阿里巴巴的ARPU为8700元,而京东的ARPU为5700元。 相比之下,拼多多还有进步的空间。
不过,对于各大电商巨头一季度的表现,还有一个关于增长的题外逻辑需要澄清。
一季度,疫情成为消费的最大障碍。 由于物流系统长期停滞,社交快递在2月份几乎完全暂停,到3月份才慢慢恢复,导致整体电商行业遭受重挫。 国家邮政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全国快递订单量同比仅增长3%,而快递收入同比甚至出现小幅下降。
很可能,线下的物理隔离带来了线下消费的流行。 比如快速消费品、生鲜、阿里、京东等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也可能是会计统计口径造成的。 此前,有业内人士在讨论时表示,拼多多上季度的增长数据可能会受到压制。
这些真相无人知晓。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电商巨头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增长并不容易。 这不,极限考验的时刻,618的大戏又开始了。
阴阳师4月22日更新内容:帝释天上线技能调整,红莲华冕活动来袭[多图],阴阳师4月22日更新的内容有哪些?版本更新
2024-04-06四川电视台经济频道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直播在哪看?直播视频回放地址[多图],2021四川电视台经济频
2024-04-06湖北电视台生活频道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直播回放在哪看?直播视频回放地址入口[多图],湖北电视台生活频道
2024-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