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库下载 手游攻略 新游动态 西北戈壁见证中国航天荣光时刻,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西北戈壁见证中国航天荣光时刻,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时间:2024-05-30 12:02:35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0

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姚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组由叶广富、李聪、李光速三名航天员组成,叶广富任指挥员,乘组包括第二批航天员1名、第三批航天员2名,均为80后。本次任务是空间站应用发展阶段第三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第32次飞行任务。

在轨期间,神舟十八号航天员组将迎接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到访,并计划于今年10月下旬返回东风着陆场;神舟十七号航天员组将于4月30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那么,神舟十八号机组人员都有哪些亮点?除了“太空养鱼”,神舟十八号还将完成哪些任务?空间站运行轨迹有没有变化的迹象?第四批航天员和载人登月进展到什么程度了?下面欣赏:

资料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央视网、央视新闻、我们的太空、新华社、人民日报等。

80后机组人员:文科生也想飞

神舟十八号机组由叶广富、李聪、李光速三名航天员组成。叶广富为指令长,是第二批航天员,时隔两年零九天再次进入太空。李聪、李光速是第三批航天员。神舟十八号机组由“80后”组成,全部来自空军,也是文科生首次出现在机组中。

和以往一样,神舟十八号机组人员选拔坚持“新旧结合、旧引领新”的原则。

三名80后机组人员年龄相仿,经历也相近,使得机组人员契合度极高,怀着“奋斗”的共同目标,三人最终一起奔赴天宫。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是叶光富第二次航天任务,也是他首次担任中国空间站指令长,此次任务距离他首次实现太空梦想仅隔了2年零9天。

叶光富表示深受鼓舞,“我觉得特别开心,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载人航天发展很快。”

2023年8月25日,叶光富参加人船联训并进入返回舱。 孔方舟 摄

叶广富的太空梦想的种子,早在童年时就种下。由于家离机场很近,他和姐姐经常坐在家门口的洗衣石板上仰望天空。无数的轰鸣声从身边呼啸而过,在天际线上留下痕迹,他对太空的向往与日俱增。

1998年,经过严格选拔,叶光富顺利进入空军长春飞行学院成为一名飞行学员。成为学员只是开始,并不代表万事如意。面对初级训练组30%的淘汰率,叶光富夜以继日地学习理论、练习技能,最终克服了着陆方向的重重阻碍,荣获“优秀学员”称号。后来,在高级训练机训练中,叶光富又因表现优异,获得留校任教资格。

一晃十年过去,叶广富因工作需要,经常面临工作调动,每到一个单位都要从“0”开始,但他从不抱怨,不忘初心和对天上星星的热爱。

2009年,第二批航天员选拔正式启动,叶广富抓住机遇,积极报名,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毅力,如愿加入了航天员队伍。

这时,航天员生涯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叶广富需要经历的活动和训练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2023年12月4日,叶广富进行转椅训练。孔方舟 摄

在48小时恶劣条件下的野外生存和应急救援训练中,叶广富、王亚平、陈冬三人多次组成三人小组。

无论是森林还是沙漠,他们利用有限的资源生存,就地取材搭建帐篷,采摘野果野菜充饥,口渴时就喝溪水,哪怕是50度的高温沙尘暴,也没有动摇他们飞行的决心。训练期间,他们还自制了简易渔网、捕捉笼等工具。

2016年,叶广福作为中国宇航员代表,与美国、俄罗斯、西班牙、日本等5名宇航员一起参加了欧洲航天局组织的为期15天的洞穴训练。

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叶光富一次次经历危险。他背着任务装备,每天前行,甚至攀爬悬崖、垂直升降、穿梭暗流。经过六天,他和团队顺利完成两个洞穴分支的勘察,发现了一个“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的洞穴,被命名为“耶利哥厅”。同时,他们还发现了一条长约500米的洞穴分支。叶光富获得命名权,将这条路命名为“光明”,意为光明通道,寓意在黑暗中,总有代表希望的光明。

任务结束后,叶光富整理分析数据,生成了三维洞穴地图,作为后续研究的重要资料,他也成为首位未执行飞行任务却公开身份的中国航天员。

随行的摄影师评价叶广富:“他好像永远不会疲倦。”

2021年10月16日,经过11年的努力,叶广富第一次实现了进入太空的梦想,乘坐神舟十三号飞船执行任务。这次任务中,首次建立了空间条件下的细胞长期培养体系和细胞模型。

叶光复在显微镜下观察后,及时通过摄像机记录下心肌细胞的电信号,并向地面展示。这是人类首次看到失重状态下心肌细胞的“钙信号闪烁”过程,极大地推动了医学领域的研究。

完成神舟十三号任务后,叶光富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被授予“三等航天功勋章”。

荣归故里并不是终点,叶广富依然视自己为空间站接力赛的接力棒,这一次,新的征程也意味着新的挑战。

“我们一定要继承前辈们的崇高精神,做好为祖国奔赴太空的准备,为党和人民作出新的贡献!”

这是他的誓言,也是他的初心。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期间,叶广富有潜力成为在太空停留时间最长的航天员,也是打破两次航天任务间隔最短纪录的人。对于外界热议的“纪录”和“标签”,叶广富认为,载人航天的发展决定了目前的航天纪录迟早会被打破,最重要的是时刻保持战斗力。

2023年12月7日叶光富和李聪进行航天器模拟器训练。 摄影:徐布

说起遨游太空的梦想,李聪的记忆停留在2003年神舟五号飞上太空的那一刻。当时只有14岁的他,被深深的震撼了。于是,作为村里高材生的他,把目光投向了“空军招兵”的布告。

当李聪考上空军航空大学的时候,全村的人都激动不已,背负着所有亲戚邻居的期望,他一路表现优异,被推选为学生队的队长,负责管理一百多人。

他的能力和硬实力不是一朝一夕培养起来的。

李聪第一次以队长身份批评队伍的时候,比较紧张,讲话吞吞吐吐,效果不是很好。之后,他事先把发言内容记下来,逐字反复念,这样才能无所畏惧地发言。大学四年,他每年都被评为“优秀学生”。

当他以成员身份第一次体验飞行时,突然感到头晕目眩,有种强烈的死亡即将来临的感觉,让他心神不宁,这种恐慌来自于他的适应能力不足,以及因为身体状况不佳而被淘汰的失望和自责。

退缩不是解决之道,他选择勇敢前行。无数个熬夜的夜晚成为他不断前行的动力。后来,当教官带他再次体验时,之前飞行时的不适感终于消失,他重拾信心,不断深化飞行技巧,在初级教练和高级教练训练中均获得第一名。

李聪(右一)2023年7月1日参加海上搜救生存训练综合训练。孔方舟 摄

当第三批航天员选拔正式开始时,他毫不犹豫地报名了。一个农村孩子能走到今天这一步,远远超出了家人的想象。光彩夺目的光环背后,有难以想象的磨练和考验。

steam求生之路指令_求生之路2地图指令_求生之路指令大全

两年半的时间,他完成了八个类别的数百门课程,拿到了一张太空船票,新一轮的选拔开始了。正如他所说,“考核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2023年8月22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李聪在测试航天服。 徐步 摄

任务密度大,意味着并不是所有学员都有机会实现梦想。作为第三批航天员,他们既幸运,也承担着更大的压力。李聪正全力以赴迎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他在会上表示,“相信我们一定能快速适应太空环境,快速进入工作状态,顺利、高效、圆满地完成任务,用实际行动为伟大的新时代贡献力量。”

2023年8月22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在飞船轨道舱内训练。图片来源:徐步

神舟十八号载人航天飞行机组人员中,李光速是第一位以文科生身份亮相的航天员,他的微信昵称是“奔跑蜗牛”,自认为天赋平平的他,却迈着稳健的每一步,奔向太空。

作为第三批航天员中唯一一个高中选择文科的李光苏,他经常诚实地说:“我真的听不懂!”

学习理工科课程对他来说就像是“跨界”,非常吃力。面对公式的“圣书”和符号的“咒语”,他常常感到苦恼和焦虑。向老师请教成了他每天的打卡项目。日复一日的学习表明,他虽然动作慢,但总是在进步。

2023年12月22日,李光苏进行环控及生命保障设备操作训练。摄影:孔方舟

体能测试也是他始终放在首位的突破点。为了提高体能,他每天在寒冷的冬日清晨,腿上绑沙袋,跑三公里。而且,他针对性地逐一突破自己面临的瓶颈,杠铃深蹲、爬楼梯、快步跑……直到成绩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甚至在表彰会上受到表扬。

2023年8月25日李光苏参加人船联训并进入返回舱。摄影:孔方舟

开始进行飞机模拟训练又是一次煎熬的挑战,克服不适,调整状态,李光苏渐渐克服了晕动症。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就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

他在追求航空梦想的生涯中领悟到了这个道理。

从太空种植蔬菜到太空养鱼,

神舟十八号在轨任务有哪些亮点?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绍,神舟十八号在轨停留期间,乘组人员将利用舱内科学实验柜和舱外有效载荷,在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开展90多项实验。

与神舟十七号乘组相比,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试验内容比以往更加丰富。截至目前,神舟十七号乘组已开展84项空间应用在轨试验,生成60余种200余个样品,这些样品将助力新一批科学应用成果的研究。

神舟十七号飞船乘员刚刚在“太空菜园”收获大丰收,神舟十八号飞船乘员也不甘示弱,决定启动“太空养鱼”计划。

本次任务期间,神舟十八号将实施国内首个在轨水生态研究项目,以斑马鱼、浮萍等为研究对象,在轨建立稳定的空间自循环水生态系统,实现我国空间脊椎动物培育的突破。

与此同时,“太空种菜”也不能放弃,神舟十八号还将开展全球首次在轨植物干细胞功能研究,以揭示植物进化对重力的适应机制,为后续定向设计适应空间环境的空间作物提供理论支撑。

2024年2月5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李光速进行植物栽培训练。 徐步 摄

那么,我们为什么需要在太空“搞农业”呢?

首先,太空种植蔬菜是利用空间实验室平台研究空间微重力等特殊环境对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影响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次,航天员种植的植物也是他们的食物、氧气和水的来源之一,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航天员产生的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净化了密闭的舱内环境,获得了新鲜的空气。

此外,通过植物生长产生的蒸腾作用,可以在封闭系统内实现水体的净化,补充纯净水资源。

神舟十八号在轨期间,将进行6次货物气闸舱出舱任务和2至3次出舱活动。这些出舱任务是在空间站现有空间碎片防护措施基础上,进一步对出舱管线、电缆、关键设备等加装碎片防护加固装置,并根据需要开展出舱检查,确保空间站安全。

‍‍

出差三个月的“平均年龄最年轻”的神舟十七号机组人员,也将在4月30日与神舟十八号机组人员完成在轨轮换后返回东风着陆场,6人同框将成为“太空换班”新常态。

神舟十八号已长期处于待命状态。

空间站轨道为何经常调整?

在空间站时代,“双载人飞船”执行任务已不再稀奇。一艘飞船专注于当前的发射任务,前往中国空间站;另一艘飞船则驻扎在地面发射场,时刻待命救援。作为神舟十七号的后备力量,神舟十八号飞船其实早已准备就绪。如果空间站或飞船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迅速返回地球,神舟十八号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发射,将宇航员接回家。

不管是载人飞船还是货运飞船,调整空间站轨道都是很常见的事,这不仅是我国的做法,也是国际空间站的做法。

那么,空间站轨道是如何调整的?为什么要调整?

其实,我国早已将空间站轨道调整常态化,并非只有在航天器发射过程中才会有临时调整。当然轨道调整包括按计划稳步推进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两种情况。突发情况对轨道变化的要求更高。

第一,紧急避险时发生变轨,近地轨道记录着航天历史,其中藏有无数细小的空间碎片,包括很多航天器、火箭、探测器甚至卫星的残骸,还有很多更小的太空垃圾。

当空间站综合体探测到类似航天器或空间碎片正在接近,存在碰撞的可能时,就会紧急变轨调整航向,具体例子可以参考我们天宫空间站变轨。

2009年,人类历史上首次发生卫星在轨相撞事故,美俄两颗完好无损的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790公里的地球轨道上相撞,也给世界敲响了警钟。

尽管天宫空间站外层采用玄武岩复合材料抵御撞击,结构上也设置了多层防护以削弱撞击动能,但这些防护措施只能应对毫米、厘米级碎片,大于10厘米以上的碎片则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及时更换。

宇航员的太空服也是如此,它具有防弹功能,可以轻松应对毫米级的太空垃圾。

不过也不用太担心,空间站配备了4台轨道控制发动机,4台霍尔发动机,22台姿态调整发动机,这30台发动机可以保证空间站的精确变轨。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轨迹改变和风险规避至少需要提前30小时发出预警,而规避行动的各项参数也需要经过精密计算后才能确定。

标题:西北戈壁见证中国航天荣光时刻,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链接:https://www.7kxz.com/news/xydt/34509.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资讯推荐
更多
阴阳师4月22日更新内容:帝释天上线技能调整,红莲华冕活动来袭

阴阳师4月22日更新内容:帝释天上线技能调整,红莲华冕活动来袭[多图],阴阳师4月22日更新的内容有哪些?版本更新

2024-05-30
四川电视台经济频道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直播在哪看?直播视频回放地址

四川电视台经济频道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直播在哪看?直播视频回放地址[多图],2021四川电视台经济频

2024-05-30
湖北电视台生活频道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直播回放在哪看?直播视频回放地址入口

湖北电视台生活频道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直播回放在哪看?直播视频回放地址入口[多图],湖北电视台生活频道

2024-05-30
小森生活金币不够用怎么办?金币没了不够用解决方法

小森生活金币不够用怎么办?金币没了不够用解决方法[多图],小森生活金币突然就不够用的情况很多人都有,金币没

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