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司机陈刚强的另一名合伙人王伟在货车里准备一天的饭菜。(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货车司机的工作单调又辛苦,他们进行着长途的物流运输,是一个靠车轮谋生的特殊群体,露宿、日夜奔波都是常态。
去年,1728万名货车司机完成了全社会74%的货运量,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21年货车司机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吃饭休息、夜间休息、专用停车区、洗浴服务等,都是货车司机在路上渴望享受的服务。连日来,《工人报》记者走访了福建多位货车司机,记录他们以车为家、以路为伴的货运生活。
把厨房搬到车上,两天只吃三顿饭
10月15日10点30分,福建四英物流有限公司货车司机陈刚强抵达江西上饶服务区,此时,距离他从宁德出发,已经过去15小时17分。
“快点做饭吧!”陈刚强喊着伙伴刘启新。出发后,两人只喝了水,什么都没吃。
打开车窗,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洗净但略显枯萎的食材,打开电炒锅,一个移动版的“卡车厨房”就“开张”了。陈刚强今天要做麻辣肉丝面。肉丝煮好后从宁德的宿舍带出来,配菜在服务区洗好。配上的辣椒酱从湖南老家带到了福建,他还随车“去过”江西、青海、四川、江苏等地。
陈刚强用筷子往汤面里加了点辣椒、青菜、葱花,一碗肉丝面顿时香气四溢,诱人至极。他端着面碗,抿着汤,笑着说:“吃完这碗面,感觉像到家了。”
陈刚强与刘启新同是湖南人,公司安排搭档时,就把他们安排在一起。今年46岁的陈刚强开货车20多年,常年做长途运输,他估计这些年在路上的时间,占据了他人生的三分之二以上。
此次从宁德到青海的行程,往返5000多公里,全程两天一夜。为了省事,陈刚强和刘启新打算省掉早饭和午饭,一路上只吃三顿饭。“一年到头都习惯了。”陈刚强告诉记者,天气好,伙食好。下雨天没时间做饭,就吃点面包喝点水,稍事休息后就继续赶路。
这顿饭从准备到吃一共花了15分钟,面条的准备和煮面花了10分钟,吃面条用了不到5分钟。这段时间,刘启欣用手机拍下了吃面条的视频,并发在短视频平台上。他说,这是一种路上的仪式感。
陈刚强说,做饭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省钱。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货车司机的工资是按照来回行驶的公里数来算的,从宁德到青海,两个司机一共能挣5000多元。如果到服务区吃饭,最便宜的一顿饭也要39元一人,如果正常吃三顿饭,光是伙食费就要花200多元。“自己做饭,花费不到80元,就能填饱肚子。”陈刚强说。
当然,并不是所有司机都能把驾驶室变成“厨房”。10月16日凌晨1点,盛辉物流集团有限公司货车司机张多才踩刹车、拉手刹、停好车,在厦门东孚服务区的便利店买了一桶方便面。“老板,加点火腿和鸡蛋。”张多才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加点“小菜”当晚饭。
“傍晚就开始装车、搬货、发车,到现在我都分不清这算晚饭还是早饭了。”张多彩笑着说,这一碗方便面能撑到第二天早上10点。
张多彩也考虑过像陈刚强那样在车上做饭。“但并不是所有的服务区都允许货车司机停车做饭,有的是因为安全,有的是因为停车位有限,还有的担心我们不吃。”张多彩指着热气腾腾的方便面说,这样吃,既省钱,又省事。
小常是张多彩的搭档,他和张多彩点了同样的“套餐”。 “这个点,服务区里餐厅不多,就算有也很贵,方便面是最好的选择。”小常鼓励自己说,再有9个小时就到深圳了,到时候要好好吃一顿。
为了节省时间,两个人轮流开车,其余时间变得碎片化
为了节省时间,一辆货车经常是两名司机轮流开。过去,一名司机上白班,一名司机上夜班。如今,随着“每4小时休息20分钟”的规定,司机们的休息时间变得碎片化。换班后,陈刚强会到后座休息,但又不能马上入睡,结果每次休息时间都不足3.5小时。如此短暂而碎片化的睡眠,有时让他在睡梦中惊醒。醒来后,他还是时不时地迷茫,不知道现在几点,自己在哪里。
10月16日凌晨2点,连续开了4个小时的车后,陈刚强决定找个服务区休息一下。“每开4个小时就休息20分钟,这是铁律。”休息期间,他和刘启欣商量,“20分钟后就出发,我还能开一个多小时,你休息一下吧。”
再次上路,陈刚强将自己的驾驶员身份证插入货车的行车记录仪,屏幕上出现了他的头像和驾驶证号码。驾驶室前方的监控探头亮起,一边监控着驾驶室,一边记录着前方道路的交通状况。
“刚装的时候,我们还不习惯,以前老司机开车吃瓜子、抽烟是常有的事,现在有电子监控摄像头,被抓到一次要罚500元,太贵了。”不过,陈刚强认为,“摄像头越多,保险就越多,以前很多司机把摄像头拆掉、移开,现在摄像头少了。”
“请停车休息,请停车休息。”开车途中,张多才收到监控端的语音提醒,立即警惕起来。原来,触发语音提醒的原因,是自己因为开车颠簸,连续点了两次头。“有时候,探头太灵敏了。”他解释道。
凌晨四点,张多才找了个服务区休息,去卫生间洗了把脸后,就和小畅换班继续赶路,这一次,小畅的身份证被插进了行车记录仪。
“如果3-4个小时后没有换司机来‘打卡’,系统也会发出警报。”在张多才看来,对于长途货车司机来说,探头起到了提醒疲劳驾驶的作用。“如果我们在驾驶途中遇到风险,至少有一双‘眼睛’在‘注视’我们。”
我因为害怕丢货而睡在车里,每周只洗一次澡
10月16日19时,陈刚强终于抵达目的地青海时代新能源公司。在等待卸货的时间里,他想在车上小憩一会儿。“现在车上有‘卧铺’,至少有个地方可以躺下休息。”陈刚强口中的“卧铺”就是车内的后排座椅。他一边说着,一边拿出床单,开始铺“床”。驾驶区和后排座椅之间“晾”着几件衣服,是他们这几天换洗的衣服。有的衣服已经差不多干了,有的衣服还湿着,正好可以当“床帘”用。
“如果一切顺利,卸货只需要2-3个小时,我们就可以稍事休息,很快就能回家。”等陈刚强交代完,刘启新也准备躺下,和陈刚强一起挤进了小车厢。他一边看APP上的视频,一边对记者说:“住快捷酒店太不现实了,不仅贵,而且不在车上,如果货物丢了还要赔偿,太不值得了。”
最怕的就是“卸货难”。司机杜天兵和搭档将一批总重量20吨的新能源电池原材料运往四川宜宾,由于经销商没有妥善包装,到达目的地后收货人选择拒收。
等待卸货期间,杜天兵和搭档杨利雄只吃了三顿饭,晚上就睡在驾驶室里。幸好第二天就收到了卸货通知。延迟卸货让他们损失了至少1330元,这些钱都是他们自己掏的。
相比之下,张多才和搭档就幸运得多。22点半,张多才回到圣辉物流总部的宿舍,能躺在床上休息,对他来说,是难得的机会。“得益于我们公司网点遍布全国,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有停车场停放车辆,有宿舍休息,不用额外花钱。”整整一年,他几乎没有“上床”的机会,这样的经历在他那些货运司机朋友中并不罕见。
经过两天一夜,陈刚强也回到了宁德,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洗了个热水澡,换上干净的衣服。
“每次长途转运至少要一个星期,能洗一次澡就不错了。衣服有味道很正常,我们早就习惯了这些味道。”陈刚强闻着衣服,尴尬地笑着说,“确实有点难闻。”(部分受访者为化名)(记者 李润照 通讯员 郑琳琳)
标题:货车司机:以车为家、以路为伴的货运生活
链接:https://www.7kxz.com/news/xydt/34449.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