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王国flash 洛克王国flash下载安装
时代抛弃了许多游戏,但赛尔号2的记忆仍在玩家心中延续
“揭开尘封的过去,是在警醒未来”
2011年对淘米公司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
七月份上映的《赛尔号》系列的第一部动画电影,与八月份上映的《摩尔庄园》系列的第一部动画电影,反响都相当不错。
虽然现在看来这只是表面繁荣,甚至是淘米公司决策方向错误的开端,但看家IP的深厚人气得到了进一步证实,所以说趁热打铁推出一系列衍生游戏自然是理所应当。
《赛尔号2》(彼时尚未改名,下文统称《约瑟传说》)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的雷伊还保持着简约的设计风格)
时至今日,很多大学生、高中生对于《赛尔号》这个IP,仍然有着清晰记忆。
稍加引导,他们甚至会与你大谈特谈当年的网游启蒙经历,或者是吐露自己第一次氪金的感受。
但若是提及起《赛尔号2》或者说它的另一个名字《约瑟传说》,那些刚刚还在讲个不停的玩家,却感到颇为陌生。
这款曾经打着“赛尔号续作”名头的游戏,似乎并没能给他们留下什么印象。
(此时尚未改名,仍然是《赛尔号Ⅱ》)
消逝算的上是《宝可梦》的老玩家了。
他在小学时期便已经接触到了第三世代的“宝石系列”,盗版宝可梦卡牌以及每天中午定点播放的动画。
实际上,绝大多数玩家对于宝可梦系列的第一认知并不是第三或是第四世代的掌机游戏,而是5角一包的盗版宝可梦卡牌以及洗脑的台词。单薄的卡牌和家长对电视的限制,脑补自然成为了有效的娱乐方式,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此时期国产类宝可梦游戏的同人创作。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消逝的论坛帖子)
玩到更加王道热血,还能探索太空的《赛尔号》之后,脑补SPT(赛尔先锋队,初期赛尔号剧情的主角)的故事取代了消逝对宝可梦卡牌玩法的摸索。长期的脑内构思也需要一个出口,同人创作是情理之中。
(或许这才是中国玩家的宝可梦启蒙吧?)
在纸上的涂鸦是当时消逝最常用的方法,这不仅是所有同人作者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也是每个年少充满幻想的孩子自然会去做的事情。但他没有停留于此,伴随年龄的增长与技术力的提升,电脑课上学到的flash软件似乎更能满足他的创作的欲望。
《约瑟传说》在2011年的7月份正式公测,各个合作平台的论坛社区也一并建立了起来。时值暑假,再加上电影的造势与联动。很多赛尔号玩家开始接触这款并不简单的游戏,消逝这类老玩家自然也不会例外。
作为类宝可梦玩法的flash页游,抄袭之类的批判话语是这类游戏(《赛尔号》《洛克王国》《奥拉星》)必须要去承受的。但就算是有先天阴影笼罩,《约瑟传说》早期的艺术风格,放到现在都足够惊艳。
虽然达不到当时Game Freak的水平,但说是碾压国内竞品也绝不过分。以粗线条勾边再上色的精灵画风,完美契合地图的设定,促使了《约瑟传说》论坛同人板块的繁盛。
当时的消逝被这种独具特色又水平极高的精灵设计所惊艳,在深入游玩之后,每个氏族出色的剧情更是极大地激起了他的创作欲望。混迹论坛不久,他便开始了全新的同人创作。
(早期的《约瑟传说》精灵设计,简约却又特点鲜明)
现在再去谈4399等小游戏平台,大多数玩家会嗤之以鼻,毕竟靠侵犯版权牟利不可被原谅。但被这些平台搬运的flash小游戏,却是现今独立游戏产业蓬勃发展的奠基人,立足于这些平台的儿童网游,也是许多玩家最早的游戏印象。
(网络环境也是flash游戏大行其道的原因)
尽管现在flash游戏已经淡出玩家的视野,但在当年,基于flash开发的网页游戏,不但养活了一群定位于少年儿童的公司,给很多玩家带去快乐,更是见证了不少开发者的起落。
初中微机课上必修的flash使用,也让消逝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纸笔涂鸦。
手绘再拍照上传,通过flash叠图画加工,便诞生了最初的三大主宠。从设计上不难看出,消逝的作品更像是不避嫌的将宝可梦与赛尔号的设计结合了起来,这也是当时很多同人创作的特点:既然官方做不到,那就亲自来融合喜爱的游戏元素。
抱有这个想法的玩家很多,但在当时的年纪,能做到消逝这一步的,没有几个。
(网页flash已经被淘汰,但作为动画制作软件仍有着不错的体验)
不出所料,这三套精灵图鉴上传到《约瑟传说》论坛之后,收获了大量的点赞,也是从这时开始,“\\豪/”这个id被玩家们所熟知,其的帖子累计至今也有数十万的浏览总量。
(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帖子)
2011年对于中国版权界是个意义非凡的年份,全国统一作品著作权登记体系开始建立。“剑网行动”打击了网络侵权。但同人作品的版权仍然不存在保障,虽然直到现在这里仍然是灰色地带。
当被问及是什么驱使自己完成了接下来七十余张图鉴的制作时,消逝是这样说的:
“可能是身边的人和网友都挺支持我的吧,我本身比较喜欢创作,既然有人喜欢,时间允许肯定会一直创作下去的。
对于喜欢画画的人来说可能一直都会喜欢创作吧,以前一起创作的好友,还是有些人在继续创作,顶多方向不一样而已。”
(最早的三只精灵的设计)
创作没有因为升入高中而停止,随着flash软件的愈加娴熟,消逝在更新精灵图鉴的同时,还制作了不少动态场景和技能动画。
而他的灵感源泉,这次不再是宝可梦和赛尔号,而是《约瑟传说》那细腻的必杀动画和场景设计。这款游戏的出色美工,以及早期非人形精灵主导的设计方向,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逝。
(《约瑟传说》早期的地图设计)
于是他萌生了一个疯狂的想法——为什么不用flash语言写一个游戏,让宝可梦与赛尔号系列完美联动?不过结果显而易见,这件事因为他的学业加重而流产,但还是做出了一部现在看来“中二”爆表的flash动画。
(消逝制作的短片截图,他自己感慨放到现在大概要收任天堂的律师函了)
尽管没能做出游戏,但被《约瑟传说》的设计师找到,是消逝完全没有想到的。虽然现在可以认定他就是老玩家口中的“陆殿”陆沛腴(贾斯汀站长的原型,《约瑟传说》早期艺术风格的缔造者),毕竟早期的《约瑟传说》是极其注重口碑和玩家观点的。
但和消逝聊到最后,这位设计师也没有透露姓名,更没有像成功人士传记所写的那样,给出一个工作的承诺,只是表达了希望以后能在一起工作的肯定。这只是消逝同人创作经历的插曲,但在不久之后,他就停止了更新。
陆沛腴也在几乎同一时期,调任至《战神联盟》(赛尔号3)开发组,《约瑟传说》整体风格大变,趋向同质化,并最终于16年停止更新。
陆沛腴在担任《约瑟传说》策划期间承诺过没有RMB精灵,但这句话也随着他的调离而成为了笑话。
在最后问起消逝对于淘米公司和《约瑟传说》的看法时,他的回答或许可以代表不少老玩家:
“坦白讲以前就没觉得淘米能走多久,模仿倾向在先,每周更新导致的水剧情,营收压力逼迫策划明码标价卖游戏体验。《约瑟传说》早期整体的艺术风格我非常喜欢,简约又富有美感,但后面套路化制作复杂人形精灵,照搬海贼王IP的行为,是所有这类国产页游都犯下的错误,越来越随波逐流,没落也是必然。”
(这种行为很多同类游戏都有在做,虽然败坏口碑但盈利可观)
“为什么都去做手游?就是因为越触手可及才越容易得到用户的喜爱,这样才能有营收,才能活下去。”
消逝有些时候会去思考,为什么国内游戏厂商,除去腾讯这种级别的巨头,最后只走出来了米哈游。几乎同一时期有着更加雄厚资本实力的淘米,却落到了如今的地步?
这个问题相当复杂,可以归咎于淘米领导层错误的决策,周边产品开发导致老玩家流失,也可以归咎于转型过晚,市场再无空间去入场。
不论怎么分析,都怪不到淘米技术力的层面上,《约瑟传说》就证明了当时的淘米,技术力足够击败所有对手。但这款游戏还是死了,死于营收压力。
他甚至有个不切实际的猜测,基于这款游戏的早期美术风格去制作3D独立游戏,是否就没有《TemTem》什么事了呢?
没人知道会怎么样,他只能是希望国内的游戏产业可以越来越好。
—- End —
关注公众号 情报姬(paperji),得到ACGN更多有思想有意思的内容
《洛克王国》手游首测体验:初探3D卡洛西亚大陆,变化竟如此巨大?!
8月19日,腾讯经典页游《洛克王国》的开放大世界新作《洛克王国:世界》在iOS端开启了首轮对外测试。
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童年的启蒙网游是什么?
对于95后的我来说,我们这一代玩家大部分玩的第一款网游一定都是使用浏览器就能直接游玩的“四大天王”。
尽管伴随着后续所游玩的游戏越来越多,回过头来再看这些个页游都已经十分简陋不堪,但对它们的回忆那肯定满满都是快乐和童趣。
他们就和如今的《王者》啊,《蛋仔》啊,米哈游的游戏一样,一旦拥有对这些热门游戏的足够知识储备,便能很快成为班级里小伙伴闲聊时的焦点。
谁要是抱着一本厚厚的不知是正版还是盗版的精灵图鉴,那可不得了。一到课间、午休,直接就被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起来,一边翻一边讨论哪只精灵强、哪只精灵弱,热闹至极。
十多年过去,当年的这批小朋友已经长大成人,为了生活奔波在各自的社会之中。可能有些人已经早已失去打开电脑玩游戏的动力,但对于游戏的热情一定还没有退散。而如今,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经典页游开始登陆移动端,收获了不少玩家的簇拥。
《洛克王国》自然也加入了这场跨时代的进化之中,自2020年首次对外宣布将推出全3D计划后,就一直都备受玩家们的关注。
本次首测,快爆编辑部也在第一时间进行体验。接下来就伴随着文章一起来看看,这款魔方工作室潜心研发4年之久的《洛克王国:世界》,表现如何吧~
Flash到虚幻
全面进化的画面表现
从页游的《洛克王国》到如今的《洛克王国:世界》画面的变化是最直接的表现,比起网页端古早的Flash动画,移动端是直接用虚幻引擎来研发,画面表现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级别的进化。
进入游戏,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段非常有美术特色的剧情动画,结合配音演员的旁白快速地向玩家介绍了游戏的世界观。这是一个发生在卡洛西亚大陆,拥有魔法的居民和生活在这片大陆上各种精灵的故事。
随后,玩家也就是游戏中的主角,像大多数游戏中的“天选之人”那样在一个陌生的洞窟中醒来……
3D化的建模以及场景也是在这一时间,完全展示到我们眼前。老实说,3渲2的建模精细度并没有特别惊艳,还是有部分贴图较模糊的情况。但结合整个游戏的滤镜以及UI来看,给人的感觉是挺舒服的。
从这样↓
变成这样↓
还能自由操控它在一个昼夜变化的地图上乱逛,光是这一点我就已经满足!
在创建账号时,我们是可以自由的、选择男性还是女性主角进行扮演。遗憾的是,本次测试并不能对角色的外貌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只能更换外观。不知道它后续会不会开放类似的捏人系统,让玩家在个性化上有着更多选择。
动画演出则是我在本次测试里最满意的部分。
玩过页游的小伙伴们应该知道,《洛克王国》就是非常传统的左边站一个精灵,右边站一个精灵,主要是靠贴图平移或闪烁来进行战斗演出的。对战的激烈程度,取决于玩家的脑补有多丰富。
到了《洛克王国:世界》战斗演出就生动了不少,指挥精灵发动的每一次攻击,都会伴随着贴合设定的动画演出在你眼前演示。
更有不少老朋友,在手游这边有了全新的造型。
当从画面表现来看,《洛克王国》到《洛克王国:世界》绝对是超超超进化级别的提升!
依旧熟悉
但大有创新的回合制战斗
页游中以捕捉各种精灵,再用它们进行对战的核心玩法,在手游上也有着不小的改变。
首先进入战斗的方式手游这边变成了把精灵丢到怪脸上触发,这比老式的“用脚踩怪”触发来说,会显得更加合理一些。
其次最大的变化,就是游戏的战斗节奏这块。
在手游里,官方直接将原先技能使用次数(PP值)这一设定给直接删除,转而改变成了一个类似于“蓝条”的能量系统。
根据这套新的系统,官方还在技能上还有着一整套逻辑自洽的耗能设计。比如说,有的技能打中后会回复能量,有的技能伤害爆炸,但需要的点数奇高。
不仅如此,这一套设计也涵盖到了精灵的特性上。拿我目前队伍里的精灵举例,水系主兽的特性是所有水属性的技能消耗都会-1.
另一只家门虫圆眼蜘蛛的特性就是,只要施放能耗小于2的技能时,就可以给对方叠3层中毒。
懂行的玩家看到这里应该能很明显感觉到,手游中的战斗是比页游要更具策略性的。
策略性的表现还不止于此,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对战胜负判定也有着巨大变化。
相较于以往谁的6只精灵先无法战斗就算输来说,手游新加入了一个名为【魔力值】的系统,也就是右上角的这一颗颗爱心所示。
对战里只要将对手任意一只精灵打到力竭倒地,就能扣除对方的一点魔力值。只要魔力值被扣空,就会直接算负。节奏就比之前页游后期的“膀胱战”来讲,要快上不少。
虽说整体战斗有着上述的诸多变化,但大家其实不用担心,整体的游玩逻辑还是大家熟悉的那套玩法,只要熟悉了新系统的策略,是能很快就上手的。
保留完善
有着明显手游化的宠物养成系统
作为一款宠物对战游戏而言,精灵的培养肯定是游玩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这样是这类作品最为“灵魂”的所在。
那么《洛克王国:世界》的养成难吗?从我前4个小时的体验来看,难度应该是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随便养成也能正常玩,可想要成为PVP大佬就肯定要在里面投入不少心思。
原先大家熟知的精灵等级、技能学*、搭配这块自然不用多说,最好玩的性格、努力值系统也有得到很好的保留。
在此之外,手游上还新增了一套成长系统。简单来说就是近年来大家玩其他角色养成手游中常见的“突破”系统。刷取对应材料对精灵进行突破,就可以大幅度地提升它的各项数值。
而这些素材都需要玩家从大世界的探索,击败野生精灵来收集。加上日常任务、消耗体力才能进行的世界boss,是能感觉到官方是有意将养成这块与现在的大部分手游对齐的。
这么设计能很大程度简化掉原先养成上繁琐的凹数值环节,即便是没有接触过此品类的玩家也能快速上手。
宠物对战之外
还有玩法很多的大世界探索
虽说《洛克王国》是一款主打精力对战的游戏,但本次体验最值得说的,那还得是这套全新的大世界探索部分。
这个所谓的大世界到底有多大呢?简单给大家放一个世界地图,这个是我三小时探索到的部分。上面还有四五倍同样大小的地区没探索,主打的就是一个量大管饱。
而在探索地图的部分,官方也给我们的角色提供了一个可以跑动、攀爬、游泳相对全面的机动性能。
并且精灵伙伴也很好地融入其中。在大地图上,玩家可以召唤出他们辅助进行地图的探索。例如大型一点的精灵就可以召唤出来当坐骑,鸟类的精灵还可以抓着主角完成飞行、滑翔的动作等等。
同时,在这偌大的荒野之上,还有着大量可以使用精灵互动的场景。树上的树果摘不到怎么办?把全家老小召出来一起摇树就行!找到的野外宝箱打不开怎么办?用对应属性的精灵帮你解锁!
最有意思的是,在《洛克王国:世界》之中,作为魔法师的主角也是拥有战斗力的。是的你没看错,手游中我们会在野外遇到一些Boss级别的大型精灵。他们身上有着一层厚厚的护盾,需要玩家操作角色用肉身的魔法将其打破,才能上精灵对其造成伤害。
这时候的战斗,又多了一点MMO动作冒险的味道。
就算你不喜欢玩策略性的精灵对战,光是逛街探索,也能玩出一种不一样的风味来!
优化
本次测试,我是用iPhone 15Pro设备进行的。整体游玩下来是流畅的,帧数也相对稳定。几个小时玩下来,在这个“手捧炉”著称的系列上居然发烫得不是很明显。
唯一不好的可能还是觉得画面没有特别清晰吧,有些地方的贴图糊的还是很明显的。
介于首轮测试只在iOS较高配置的设备上进行,所以参考性可能不大,大家看个大概就行。
总结
时隔4年,魔方给玩家们交出的首份“答卷”在我这边绝对是及格分往上的。整体的框架中规中矩,很多细节也符合我的预期。
虽然目前测试所展示的内容还不是完全体,很多设计也可能在下轮测试就进行大改。但几个小时游玩下来最真实的感受就是“扎实”和“有趣”。
大家可以期待一波后续更多测试开放,毕竟只有自己亲自上手玩到,才能感受到那种儿时脑补画面如今都成真的感觉,别提有多高兴了~
Flash“寿终正寝”,“阴魂不散”的弹窗广告能一起消失吗?
文/陈玉琪
你上一次见到Flash是什么时候?
从“网站需要你的许可才能运行Flash”,到“默认禁用Flash”,再到最后“Flash Player将不再受支持”,浏览器弹窗一次次提醒你:曾经玩游戏、看视频的默认方式Flash,即将寿终正寝。
谷歌浏览器的弹窗提示
2020年12月31日,将是Adobe旗下产品Flash Player的“大限”。此后,Adobe将不会发布对Flash Player的任何更新,也将会删除所有的Flash Player下载页面,而基于Flash的内容也将被阻止运行。微软、谷歌和苹果等软件制造商都制定了相应的淘汰计划。
然而,去年10月,Adobe宣布与中国的代理公司继续合作,支持其在中国大陆地区对Flash Player进行独家发行与维护。
陪伴互联网走过25年、曾被誉为“网页制作三剑客”之一的Flash,为何被用户、被行业抛弃?Flash退出市场,我们还能愉快地玩网页小游戏吗?Adobe为何又对中国消费者格外青睐,推出“独家特供版”Flash?
Flash简史:互联网为何怀念Flash?
十多年前,《大学生自*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红遍大江南北;一到电脑课,打开4399,来几局黄金矿工、狂扁小朋友;定好闹钟,大半夜爬起来偷菜、抢车位……这些都是Flash留给互联网的高光时刻。
在那个网速每秒只有几KB、流媒体还在萌芽的时代,体积小、不失真的Flash成了这些休闲娱乐方式的最佳载体,更让后来的优酷、土豆、Youtube等视频播放网站成为可能。
Flash陪伴互联网已经25年了。25年前,Jonathan Gay开发出了图形编辑软件SmartSketch.后来,他将软件改了个名字:FutureSplash Animator,用来制作在网页上播放的动画,这成了日后纵横Web时代的Flash的前身。
在1997年,Macromedia收购了FutureSplash,将其更名为Flash。随着版本迭代,好上手、易操作的Flash不仅可以做动画,也能够开发游戏,网页上不再只有纯文本和简单的图片,“能动”的东西变多了。
到2005年Adobe收购Macromedia时,全球已经有98%的电脑安装了Flash。
中文互联网之所以怀念Flash,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带来了互联网早期的“闪客文化”,让人看到了草根作品也能火遍大江南北的希望。
在Flash的巅峰时期,《我不想说我是鸡》等网络歌曲借助Flash制作的MV传遍了大街小巷,Flash小游戏催生了4399、7k7k、2144等游戏网站的建立,更是孕育了摩尔庄园、洛克王国等页游。
1999年,高大勇创立了“闪客帝国”网站,在当年被媒体称为“闪客文化的发源地”“中国闪客第一站”。作为站长,当时大家更熟悉的是他的网名——“边城浪子”。在网络之外,他还是中国第一批互联网从业者,是中国第一个互联网公司“瀛海威”的员工。
在闪客帝国,网友可以上传自己的动画短片或音乐MV。小小创作出了经典的“火柴人”系列,老蒋给崔健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制作了动画MV,拾荒创造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动漫IP“小破孩”,他们都是当年闪客帝国的“大神”。
“用爱发电”的闪客帝国,撒下了中国原创动画的种子。《大护法》的导演不思凡、《罗小黑战记》的创作者MTJJ、《大鱼海棠》的创作团队彼岸天,都成了国产动画的中坚力量。
淡出“闪客圈”后,高大勇现在是独立游戏网站Indienova的创始人。“独立游戏的发展和当初的Flash还挺像的,我1997年开始做,而Flash真正火起来是零几年的事情了。”当初在Flash的发展初期就开始接触这项技术的高大勇,如今又选择了同样处于萌芽期的独立游戏开发。
高大勇觉得,独立游戏与Flash制作有不少共同点:都具有强烈的文化属性、都不挣钱。“现在有大量优秀的人在做氪金游戏,也不是说不好,在商业上它是好的,但是大家对于文化层面的东西关注太少了,我们要不做就更没人做,其实当时做我们做闪客帝国的时候也一样。”
创作了《灵动嘻哈势力》《灵动嘻哈外传》等一系列“灵动游戏”的赵轶也有同感。“我觉得Flash时期的游戏非常多样化,现在很多游戏其实都很同质化了,已经没有flash时代那种感觉了,都是比较商业化的东西。”
灵动嘻哈势力
“那个时候感觉做游戏特别难,想都不敢想。”赵轶认为,Flash对于Web时代的意义在于它的简单易用,能够由浅入深地引导业余爱好者去尝试难度更大的事情。
被移动端浪潮“拍在沙滩上”
陪伴互联网25年的Flash,生命逐渐接近尾声。即使是身为闪客帝国站长的高大勇,也已经“很多年不用Flash了”。
打响封杀Flash第一枪的,是时任苹果公司CEO的乔布斯在2010年发表的一封公开信。在这封公开信中,乔布斯阐述了iPhone和iPad不支持Adobe Flash技术的6大理由:不开放、不安全、能耗大、可替代、性能差、不适用于触摸屏与移动设备。
乔布斯公开信
而在安卓设备上同样差强人意的表现,让Flash进一步被移动互联网浪潮拍在了沙滩上。
在PC端,频出的安全问题是Flash失守的重要原因。根据CVE Details公布的1999-2019年软件漏洞数量报告,在PC端风险最高的软件中,Adobe Flash Player排在第一位,风险指数为9.4。
Flash出现的漏洞年度统计(图源:CVE Details)
随着时间推移,Flash开始走下坡路,也出现了可替代的解决方案。后来居上的HTML5技术,成了Flash节节败退的致命一击。
高大勇认为,Flash一直以来“就是Adobe一家的东西”,而作为国际通行的W3C标准的HTML5在兼容性、性能、功能支持方面会“越来越强”。主流的浏览器都支持HTML5标准,用户不需要安装额外插件。
2017年7月26日,Adobe宣布计划在2020年终结Flash Player插件,正式给Flash判了“死缓”。
随后,谷歌Chrome浏览器发表文章告别Flash,文章提到,2014年,每天有80%的Chrome用户访问带有Flash的网站,到了2017年,使用量仅为17%。根据W3Tech统计数据,目前所有网站中,仅有2.3%仍在使用Flash。
谷歌发布告别Flash的文章
目前全球三大主流浏览器,包括谷歌Chrome、微软Edge与火狐浏览器,都已经宣布终止对Flash技术的支持,视频默认使用HTML5播放。
那么,当Flash已无用武之地,那些靠Flash搭建的网站怎么办?
赵轶介绍,以Flash游戏起家的灵动游戏平台也在慢慢转型。“网站上会发布用unity或者cocox这些最新的引擎做的游戏,一些经典的Flash游戏还是会放,但慢慢的会越来越少。”
高大勇认为,Flash的退出基本不会对普通用户的使用产生影响。“Flash能做到的东西,HTML5基本上都能做到。”类似4399等小游戏网站,大部分都已经转向HTML5和手机端的应用。
4399中,不少游戏已经开发了H5版本
但对于“Flash已死”的观点,也有从业者表示不赞成。从事Flash等互动展示类软件开发11年的知乎答主FlashAser表示,国内一些政府网站、小众网站以及学*培训类网站还在使用Flash插件,“更换新的视频播放器技术需要很大成本,一些大平台已经换了,但是盈利低的平台没有这个资金去处理。”
因此,在Adobe宣布停止对Flash的支持后,Github论坛上出现了为Flash请愿的活动,要求Adobe将Flash开源,这样开源社区就能对Flash插件进行支持。一位开发者在请愿中提到:“Flash是互联网历史上重要的一笔,消灭Flash意味着后代无法访问过去,很多游戏、体验和网站都会被遗忘。”
中国区“特供版”Flash,真的有必要吗?
尽管Adobe与业界早就给Flash判了“死刑”,但在中国,Flash要完全退出市场,还需要一些时日。
尽管Adobe在2017年7月26日已经宣布计划终结Flash浏览器插件,2018年1月,重庆重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橙网络”)仍然获得了Adobe Flash Player在中国大陆的独家代理发行权。
天眼查显示,重橙网络成立于2017年11月10日,注册资本为1219万元,曾经是上海剑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营2144小游戏)的全资子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网络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国内外广告。
去年10月,Adobe宣布将与重庆重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继续合作,支持其在中国大陆地区对Flash Player进行独家发行与维护。Adobe在其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这是为了支持中国大陆地区市场特有的发行渠道、用户*惯和企业、开发者和游戏社区。
重橙网络在采访函中回复:“(中国大陆地区)用户软硬件更新迭代、内容开发者的内容替代及企事业单位内部系统技术革新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资源,用户倾向于使用熟悉、便捷、成本低廉的多媒体播放工具,用户侧对Flash的需求是广泛存在的。”
此外,重橙网络还提到,Flash在游戏、直播、在线教育、视频等领域沉淀了大量优质内容,“广泛的用户需要也印证了Flash Player的市场价值”。
但用户似乎并不买账,在Adobe的官方微博下,出现了大量。烦人的浏览器广告,关不掉的“FF新推荐”弹窗广告,让中国“特供版”Flash遭遇声誉滑坡。
图源:Adobe官方微博评论
FlashAser认为,以前用户感觉不到Flash插件的存在,打开就能用,现在都在问怎么能关闭广告,“广告的加入反而可能加速Flash插件的消亡,得不偿失”。
苏先生是一名从事机械制作的工程师,平时需要长时间使用电脑查阅资料。“每天(FF新推荐)都弹出五六次,画面也很不堪。”他的外孙在上网课时,也总弹出内容不堪入目的广告,令他十分头疼。
据重橙网络介绍,“FF新推荐”旨在为用户提供及时、多元化、有价值的资讯信息,不需要此项服务的用户可以通过资讯页右上角的“不再弹出”按钮将其关闭。
然而,不少网友都表示,这一按钮并不管用。苏先生尝试删过盘文件夹,也删除过注册表,“用尽办法也不能根除,只能管几个小时,很快又自动装下了”。
知乎上关于如何关闭“FF新推荐”的问答
“说的不客气一点,这就是一种流氓行为。”高大勇建议,用户可以删除注册表加上删除Flash服务,就能解决问题。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表示,按照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弹窗广告应当提供明显的关闭按钮,并确保一键关闭。“从形式上来看,他们提供了关闭方式,并不违规。但是,既然宣称所谓‘近期不弹’、‘不再弹出’,而在用户关闭后短期内又弹广告,或者做不到不再弹出,则这种用语涉嫌虚假宣传。”
“而广告内容低俗,广告发布者依法负有审查广告主的资质和广告内容合法性的义务,(重橙网络)显然没有尽到这种审查义务,应当对此承担连带责任。”赵占领说。
重橙网络强调:“FF新推荐这款产品的是符合法律法规的,会出现弹窗关不掉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新旧版本迭代导致的重复更新。”
重橙网络表示,目前公司开通了几个意见反馈渠道,比如“不再弹出”下拉框下的“意见反馈”、Flash下载页面的在线客服等。
随着Flash“大限将至”,包括微软、谷歌和苹果在内的多家软件制造商都制定了Flash Player的淘汰计划。在Windows 10的最新预览版中,微软已经将Flash的配置选项从控制面板中删除。在系统盘中,Flash Player也成了空文件。
“落后的技术总会被淘汰的,每一项技术都有这个过程,到最后就消失了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作为始终紧跟技术潮流的从业者,高大勇对Flash被淘汰表现得很平淡。
(编辑:黄玉璐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