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争霸3冰封王座单机版—魔兽争霸3冰封王座免安装版
20年过去了,还有多少玩家在坚持《魔兽争霸3》?
最近有消息称《魔兽争霸3》官方对战平台将于2023年1月24日正式停运,1.35版本成为最终的绝唱,这对于不少玩家而言,可能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其实最初听到这个消息后,整个人并没有太大的反应,毕竟现在的《魔兽争霸3》已经够冷清了,该来的总会来的。
只是看着曾经无比辉煌的《魔兽争霸3》就这样一点点从大众的视野中淡去,心中还是会有些伤感。
要知道它曾经是风靡国内、独霸网络的第一竞技项目呀!可20年过去了,究竟还有多少玩家在坚持《魔兽争霸3》呢?
《魔兽争霸3》曾经被无数玩家誉为一个庞大的游戏宝库,它本身绝非简单的自定义对战那么简单,而是包含了各种复杂的游戏生态系统。
就拿当年最火热的魔兽RPG地图来说吧,“真三国无双3.9D”、“DOTA1”、“澄海3C”、“守卫剑阁”、“忍者村大战”以及各种塔防地图,随便拿出一张就有数不清的玩家,拥有各自独立的生态圈。
当年比较火的游戏平台,像是浩方对战、11平台、09平台等,每次进房间都是爆满,人流高峰期在没有开VIP的情况下想要进入指定房间可谓比登天还难。
可即便如此,玩家们依然乐此不疲,网吧五连开黑也是常有的事情。由于基数过于庞大,玩家之间水平素质也是参差不齐,各种开图的、踢人的、秒退的也是屡见不鲜。
当年在游戏里你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也会遭遇各种队友,虽然有时也会有不愉快的经历,但好在那时候人多,不会出现仇人经常碰面的情形。
这一把玩得不爽就换下一把,永远都保持着轻松愉快的心情。
当然以上只是众多《魔兽争霸3》玩家的冰山一角而已,受到当年WCG人皇SKY夺冠的影响,许多玩家热衷于对战地图,1V1、2V2、4V4各有各的玩法,总而言之非常考验玩家的操作。
当年在电视上看着职业玩家十指麻利的滚键盘,那飘逸的操作场景一直停留在脑海里,不时地会拿出来邯郸学步,结果除了耍帅,大部分操作都是无用功。
一般玩家和高手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高手能够清楚的知道每个技能的快捷键,并且进行快速编队,熟练掌握各种微操,普通玩家只会用鼠标拉起来一框。
最终在一次次无情的失败打击下,自己果断选择放弃PVP,转而投入到魔兽RPG地图的怀抱,选择成为一名混子,心想这下子总没人再说自己菜了吧!
还记得当年接触的第一款RPG地图名字叫做“守卫雅典娜”,印象中这差不多是最早的魔兽防守地图。
自后又在长的一段时间选择了“真三国无双3.9d”这张地图,这应该是是自己投入精力最多,也是操作最为熟练的魔兽MOBA类地图,几乎伴随了自己整个大学生涯。
作为当时班上少数几个能够流利操作诸葛亮的高手,每次通宵开黑,必定会拉上自己,总之在DOTA1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这差不多是当时最火的魔兽地图了。
后来以“真三国无双3.9d”为基础,诞生了许多衍生类游戏,只可惜因为英雄的数量太少,版本更新慢,上手门槛高,阵容僵化等问题,这张曾经风靡一时的MOBA地图最终消失在玩家的视野中。
现如今还在坚守这张地图的玩家可以用寥寥无几来形容,可谁又能想到它曾经陪伴了多少人的青春呢?
伴随着“真三国无双”热度退潮,它也逐渐被流传度更广、上手难度更低、玩起来更加有趣的DOTA1所取代。
DOTA1当年有多火,相信亲身经历过那个年代的玩家应该深有体会。当时网吧差不多有3成的人在玩网游,1成的人在看电影,剩余6成的玩家在打DOTA1。
那时大学寝室还用的是长城宽带,网速简直可以用蜗牛来形容,可即便如此,大家还是忍受着上百的延迟来开黑,因此中途掉线什么的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
倘若有谁在这个关键时候敢挂迅雷,或者是在线看电影什么的,必定会受到大家的群体而攻之。
别人在开黑,你还敢下迅雷,这不是找不自在么?
不得不说DOTA1在当年的确是非常好的交际工具,拉近的男生之间的关系。
玩得菜有人带,玩得好有人捧,当然也少不了即兴对喷,毕竟都是一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一些难听的话现在看来也谈不上有多么刺耳。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DOTA1统治了国内几乎大半个竞技游戏圈,即便是从来没有碰过《冰封王座》的玩家,也能即兴玩上几把DOTA1。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DOTA1便是《魔兽争霸3》的全部。然而喧嚣过后,徒留一地冷清,这个世上没有什么是永久的繁华,DOTA1很快被其它兴起的同类模仿品所取代。
自那以后《魔兽争霸3》的游戏圈也变得越来越狭窄,可供交际的空间也不多了。
现如今大部分的玩家可能只把《魔兽争霸3》当做一款单机游戏,平时没事打打电脑,玩下单人RPG,重温下战役剧情什么的,早已不复往日激情。
事实上现如今的《魔兽争霸3》竞技圈也是无比冷清,还在坚持的职业玩家譬如happy、infi、120、moon等,几乎屈指可数,一场大赛下来翻来覆去永远都是那几个人,已经看不到多少新面孔了。
《魔兽争霸3》从问世到现在的1.35版本,中间经历了差不多有20年的时光。20年过去了,不知现在还有多少人坚持?
或许用不了多久它便会彻底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之中,只是每当回想起过去的喧嚣时光,回忆起无数个奋战的日夜,都会不禁感慨,那里曾经有我们驻足过的岁月痕迹,
盘点那些无法割舍的单机游戏(二)
上一篇文章发布之后,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看来经典就是经典,即使是变得陈旧了,依然会让人难以忘记。但也听到好多朋友发来的建议,比如为什么没提到某某某游戏啊、你这说的也不全啊等等。这个啊,实在因为那个时候的经典单机太多太多了,文章的篇幅有限,真的没办法在一篇文章中就把所有经典全都说全了,但是大家别慌,咱们今天这不就又来了吗。
8、星际争霸
《星际争霸》是暴雪娱乐制作发行的一款即时战略游戏,这也是星际争霸系列游戏的第一部作品,于1998年3月31日正式发行。游戏描述了26世纪初期,位于银河系中心的三个种族在克普鲁星际空间中争夺霸权的故事。三个种族分别是:地球人的后裔人族、生物群体虫族以及远古种族神族。由于这款游戏提供了多人对战模式,加之较强的操作性,使得《星际争霸》成为历届WCG(世界电子竞技大赛)的常客,就连我们的“人皇SKY”也曾经是一名《星际争霸》选手。
星际争霸
星际争霸——人族
星际争霸——神族
星际争霸——虫族
说句实话,我对星际争霸这款游戏的感情并不太深,因为接触《星际争霸》的时候我年龄还比较小,第一印象就是这个游戏太复杂了,而且还都是英文的,根本就看不懂也玩不明白,所以当时就果断放弃了。
但之所以开篇第一个我就把《星际争霸》搬了出来,是因为我的不喜欢并不能掩盖《星际争霸》的光芒,这款游戏可以说是出世即巅峰!实在、实在——实在是太经典了。而且,2000年前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说《红色警戒》、《帝国时代》和《星际争霸》是即时战略游戏的天花板,应该也是实至名归的。其实后来出的很多同类型的游戏,或多或少的都能从中看到他们的影子,不是吗?
9、雷神之锤
《雷神之锤》是由id Software开发的一款射击类电脑客户端游戏,共推出4代,1996年5月31日发布的是此系列的第一款游戏。玩家在游戏中扮演一名士兵,去阻止敌人的进攻。在WCG(世界电子竞技大赛)诞生之初,《雷神之锤三:竞技场》也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后来随着CS(反恐精英)的崛起,从2004年其,《雷神之锤》就淡出了WCG的舞台。
雷神之锤
雷神之锤三:竞技场
雷神之锤三:竞技场
其实,由于CS的存在,加上《雷神之锤》操作的复杂性,相比之下《雷神之锤》还是较为小众的。但是作为后来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鼻祖,这里还是要留给他一个重要席位的。雷神之锤推广了3D游戏中的一些主要进展,其中的玩家形象和怪物都是三维模型。同时,雷神之锤首先采用了流动控制方案,它使用鼠标来观看、瞄准、定向和射击(鼠标视角),以及用键盘前进、后退、侧移,在当时来说,他成功的开创了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全新的操作模式,直到今天我们依旧能感到《雷神之锤》引擎带来的冲击。
其实《雷神之锤》这款游戏对我来说也是玩的并不多,原因和《星际争霸》一样,操作复杂而且也是英文的,完全看不懂。但是直到后来得知,最初的《半条命》(CS之前的母版)都是源于《雷神之锤II》的模组,我才意识到《雷神之锤》的确是神一般的存在。
10、反恐精英
说完《雷神之锤》一定得紧接着说一下《反恐精英》,也就是我们最熟悉的《CS》系列了(以下均称为《CS》),之所以这样排序,是因为这两款游戏一直以来都是有比较深的渊源的。
《CS》是Valve1999年夏天开发的射击系列游戏,创始人是杰斯·克利夫和“鹅人”李明(Minh Gooseman Lee)。他们后来和游戏一起进入了Valve。该游戏前期是游戏《半条命》的游戏模组,后期变为独立游戏。
说《CS》和《雷神之锤》渊源很深,主要是由于二者多年来的第一人称游戏的霸主地位之争,当然这件事如今看来也已经过去很久了。自从《CS》出现并风靡全球后,《雷神之锤》与《CS》便处处相争,这两个引擎不同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一争便是十几年的光景。直到2010年前后,两款游戏的众多铁粉仍在尖锐地争论着。
从时间来看,《雷神之锤》的出现要早于《CS》,但从这两款游戏玩家的反响、受众面以及游戏的寿命来看,《CS》才是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霸主(起码在我身边,以及我了解到的,《CS》玩家的确远超《雷神之锤》,当然国外人家啥情况咱不知道)。
CS1.6
CS——沙漠地图
CS——仓库地图
CS——雪地地图
其实相较于《雷神之锤》,《CS》能够取得成功我认为主要源于以下两点。第一,从技巧性来讲,雷神之锤较为复杂,上手难度略高,而CS相对更为大众化;第二,从团队合作上看,《CS》更在乎团队间的相互配合,而《雷神之锤》对团队合作要求不高,换句话说想“开黑”《雷神之锤》都不太合适。
其实对我来说或者是对大部分人来说,最熟悉也是现在都还在玩的版本就是《CS1.5》和《CS1.6》了,那种射击与击败敌人的感觉,到现在我都认为是没有任何一款第一人称射击游戏能超越的。另外弱弱的说句可能会得罪人的话,当然也仅代表我个人感受,那就是后来出的《穿越火线》之类的游戏,跟《CS》比简直是弱爆了。
11、暗黑破坏神
《暗黑破坏神》是1996年暴雪娱乐公司推出的一款动作RPG经典游戏系列,英文名Diablo,源于西班牙语,意为魔王、恶魔的意思。2000年《暗黑破坏神Ⅱ》上市,2012年5月《暗黑破坏神Ⅲ》上市,2015年4月《暗黑破坏神Ⅲ》进入中国大陆。
暗黑破坏神1
暗黑破坏神2
暗黑破坏神3
游戏人物
其实《暗黑破坏神》的这几个版本都很好玩,但是全都玩下来又这么多 年过去,我认为最经典、最耐玩的还是当属《暗黑破坏神2》。其实关于哪个版本最好玩这个话题,大家也是众说纷纭,但是还是那句俗话“萝卜咸菜各有所爱”吧,一个人一个爱好。《暗黑破坏神1》现在看来,感觉画质太差,有点玩不下去;《暗黑破海神3》2015年以后才在中国上市,那时候对我来说,已经基本不怎么玩游戏了,所以也没有太大的感情。唯独《暗黑破坏神2》是玩的时间最久而且回忆最多的一个版本。其实对《暗黑破坏神2》有感情还有个原因,那就是《传奇》。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知道当时的《传奇》有多么火爆。之所以把他们联系到一起,就是因为感觉这两款游戏无论从画质、操作,甚至爆装备的模式都特别的像。这一点至今我都有点困惑,甚至一度误认为这两个游戏就是一个公司出的,还希望有知道的朋友能在评论区替我解惑。
12、魔兽争霸 3
《魔兽争霸》最早是在1994年发布的,其制作公司仍然是鼎鼎大名的“暴雪娱乐”。这已经是此篇文章提到的第三款暴雪出品的经典游戏了,相信大家应该都还记得当时流行的一句话,叫“暴雪出品必属精品”(包括网络游戏《魔兽世界》《炉石传说》等都出自于此)。的确,暴雪推出的这几款游戏在当时看来的确是“神一般的存在”,毫不夸张地说,他们几乎是贯穿了“80”、“90”后的整个学生时代,即使是不玩游戏的人也会略知一二。
暴雪娱乐
言归正传,咱们说回《魔兽争霸》。其实《魔兽争霸1》和《魔兽争霸2》的推出并没有引起很大的轰动(起码在中国玩家是这样),直至《魔兽争霸3》发行以后,才引起了炸裂般的效果。其经典的对战模式以及丰富的操作内容,让很多玩家对其痴迷,到后来随着DOTA模式的推出,更是将其推向了巅峰(由于DOTA过于经典,我将单独作为一个版块来写)。
魔兽争霸3:冰封王座
说起《魔兽争霸3》以及他在中国的大火,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人皇SKY”——李晓峰。2005年,来自河南的SKY,在新加坡夺得WCG的世界冠军,从那一刻起,世界冠军、中国、电子竞技这些词汇第一次和《魔兽争霸3》结合在了一起。那个年代电子竞技的概念还很模糊,且在我们父辈人眼里,玩游戏的都不是好孩子,那叫玩物丧志。而Sky的冠军则成为了早期中国电竞玩家甚至是任何游戏玩家最好的典范,也让《魔兽争霸3》在我们这一代人中迸发开来,并牢固的成为了我们青春记忆的一部分。
SKY夺冠身披国旗
直到现在那些熟悉的名字,诸如Moon,Grubby等等,自己那些那些熟悉的战术,像“一波流”、“骷髅海”、“天地双鬼”等,依然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听到或看到这些的时候总感觉又回到了大学时期,这也许也是我们逝去青春的一部分吧。
不死族——天地双鬼
人族——一波流
13、英雄无敌
应上一期一位的网友要求,在这里特别说一下《英雄无敌》。但是说到这款游戏,我并不想过多的评论,因为不想不懂装懂、班门弄斧。实话实话,这个游戏我只玩过一个版本,那就是《英雄无敌Ⅲ:死亡阴影》。《魔法门之英雄无敌Ⅲ》是1999年由New World Computing在Windows平台上开发的回合制策略魔幻游戏,其出版商是3DO。《英雄无敌Ⅲ:死亡阴影》是《魔法门之英雄无敌Ⅲ》的一个独立的扩展版,这个版本包含整个《魔法门之英雄无敌Ⅲ》的游戏和它所有的特性、单位和建筑等等,同时它也拥有《魔法门之英雄无敌Ⅲ:末日之刃》的几乎全部游戏特性。
英雄无敌Ⅲ:死亡阴影
可以肯定英雄无敌绝对也算得上是一款相当经典的单机游戏,而且其耐玩性绝对是好多经典单机游戏无法比拟的,对我来说这种耐玩性主要源自于他的不确定性和未知性——不确定的宝物装备和不确定的队友与敌人。但是恕我技艺拙劣,由于自己实力太差,我玩这个游戏光用秘籍了,什么无限移动、幸运最大之类的,最主要的是每次必须给自己配一堆大天使,要不压根就过不去,见笑见笑。对于这款游戏我也只能说这么多了,再多就露怯了。
手里没几个大天使都不敢出门
好了,这一期我们先说到这里,后面我们还会继续的。
另外,还是那句话,经典单机游戏实在太多,我也不可能全都玩过或者全都了解过。如果我把您心中的经典遗漏了或说错了,还望您多多指正!